王功渔港品尝王「宫」牡蛎、远眺灯塔海天通明
海鲜店排排站、捕捉靠海人家生活智慧
渔民在传统年代习以出海补鱼讨生活,凭着经验练就一身的本事包括:在海上观天象定方位,海雾中听声辨位,从海沙的波纹判断方向,从闪电云影的变化掌握天气的转变,时至今日年轻一代出海去连父母亲都不放心者多,致今日灯火夕照的景色,已取代了昔日的王功渔火点点,成为醒目新地标!海鲜小吃闻名全台。
王功渔港从1961年利用海埔新生地进行现代化工程规划至1969年完工,成为彰化县境内唯一港口,其中陆地面积约八公顷、水域面积约10公顷,发展至今拥有动力舢舨及鱼筏,渔业区分为近海补鱼业及养殖渔业两种。王功位于彰化平原西南沿海属大肚溪与浊水溪冲积平原,清朝时期为解决泥沙淤积的商船进出问题,曾先藉由此地进出,再以小船及竹筏至鹿港卸货,也因此让王功享有一时的繁荣鼎盛。
彰化县芳苑乡王功村俗名「王宫」,乡民收入主要来自在近海及海埔新生地区养殖牡蛎,王功鱼港拥有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广阔潮间带,利用天然潮差大的环境、加上无污染,沙质中土壤含量高的特性,不仅牡蛎风味绝佳谓为极品,也成为生态保育温床,退潮时分湿地上螃蟹四处游走、弹涂鱼也不甘寂寞蹦跳,是不可多得的观光资源,游客既大快朵颐、又可造访可爱生物。
每到日落时分,无论在海上或在台17线公路上,从远处就能眺望芳苑这一座于1983年竣工高 37.9公尺的国际灯塔,每隔十秒明五秒暗放送灯光。
资料来源:全国形象商圈联盟 资料日期:2013-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