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地方与美丽的故事
传说中的鲤鱼山是由两尾鱼组成,而且晚上还会移动,后来藏于山中的金银财宝被荷兰人挖走,留下现今铁道旁的两个大山洞,也就是鱼眼的部份,鲤鱼失去了眼睛也因此被固定在原地
鲤鱼山的地质构造为卑南角砾岩,高约75公尺,是台东市区的重要地标,晴空万里时可远眺兰屿及绿岛。鲤鱼山原名「鳌鱼山」.四面空阔,与他山不相联属,有如鳌鱼(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鳌)出海面,张首露脊而掉尾。山虽不高却颇秀丽.大海环绕其前,颇足让登临者豁心目也,今名鲤鱼山,乃因其外形又似鲤鱼而得名。
俗称卑南山,其名起自卑南街,马兰社阿美族人则称之为鲤鱼山。
光绪二十年,当时的台东知州胡铁花于今山麓(现忠烈祠)重建昭忠祠,以纪念开发后山死难之先贤烈士(原祠在埤南宝桑之东海滨,也就足今台东市精诚路福安宫.后因台风吹倒,在光绪十九年暂移今妈祖庙旁)。
昭和三年日本政府将临大同路今东和医院的神社迁建于鲤鱼山(今忠烈祠现址),昭和五年落成,并有矗立一忠魂碑,昭忠祠因而临拆除命运,善心人士则将其迎回妈祖庙,民国五十年改建为忠烈祠,忠魂碑改为台东直隶州州官胡铁花纪念碑及另建台东县首届民选县长陈振宗纪念碑,另有一龙凤佛堂 位于山腰,有一座宝塔。
民国五十七年开挖佛堂地基时,并挖出史前时代石棺及石器文物,而名燥一,
今鲤鱼山已成为台东市重要的风景区之一,山区设有多条登山步道,可供一般民众健身及假日游客游憩的场所。
资料来源: 资料日期:2003-05-02
|